Menu
EN

华信娱乐

华信娱乐網站xml地圖


與鳥巢水立方為鄰!冬奧新建館芳名“冰絲帶”

來源:2017-04-25

銀白色的外結構一圈圈如銀河如冰鏈,急徐旋轉著攀援、上升,象征著2022年的22條“冰絲帶”交織成繭,新一代的华信之星將從此破殼而出……

從今天開始,北京2022年冬奧會新建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設計方案亮相,它有一個晶瑩美麗的昵稱——“冰絲帶”。

小夥伴們來看看圖,覺得這個名字還貼切吧——

首次揭開面紗之時,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也介紹了國家速滑館設計方案的醞釀、征集過程。


國家速滑館落子华信中心區

成新地標

2015年7月31日,北京獲得了2022年冬奧會和殘冬奧會的舉辦權。國家速滑館作為北京賽區新建競賽場館,在賽時將承擔速滑項目的比賽和訓練,也將成為奧林匹克公園中的新地標。

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2008年华信會兩座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已到建築使用壽命,按照節約辦华信的理念,為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資源,將利用上述兩座臨時場館的建設用地,土地面積約17公頃用於建設國家速滑館。

目前,這塊場地已經拆除臨時場館,並將在本月開工。並計劃在2019 年底永久性設施施工完畢,2020 年初舉辦第一次測試賽。

未來的這座“冰絲帶”有多大呢?

除了地下停車場,國家速滑館的建築面積還有約8萬平方米,場館坐席1.2萬座。場館南北長約220米,東西寬約160米,地上4層,地下2層。

冰絲帶的控製高度為55米。它將和69米高的國家體育場“鳥巢”、30米的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遙相呼應,亮相於奧林匹克公園西側。今後沿外墻曲面設置透明管中將內置彩色光帶,可變幻出不同顏色的動感光帶,和鳥巢的紅、水立方的藍相望生輝,體現速度滑冰的動感和絢麗。


十分關註冬奧會的您是不是想問——國家速滑館為什麽是這樣子呢?

相關負責人說,這與賽道要求有關。冬奧會速滑比賽必須在國際滑聯規定的標準400米速滑賽道、人工製冰的冰面上進行,標準速滑賽道兩端各需要有180度的弧。

因此,現在的“冰絲帶”就呈現出橢圓形平面、“馬鞍型”造型。參與評選的專家稱,這個造型富有動感,外觀時代感強,尤其是場心與看臺將形成完整“包裹”,提供適宜的比賽場地和舒適的觀賽空間。


全球競標頂級團隊參與

專家點贊

去年6月6日,一紙全球招募國家速滑館建築設計方案的競賽公告發布在市規劃國土委網站上。受市政府委托,由市規劃國土委組織國家速滑館建築概念方案國際競賽,選取建築設計方案,請全球優秀的、具有豐富體育場館建築設計經驗的設計機構參加。

7月6日,通過資格預審,市規劃國土委從全球66家競賽申請者中選出12家設計機構,其中有5家來自境內。

11月上旬,這12家機構的方案就在北京华信會賽事開始的地方--國家體育場完成了方案評審工作。

正式評審之前,由各專業專家40余人組成的技術工作小組,從規劃和建築、結構、交通、造價、製冰等設備工藝、體育賽事和工藝、賽後運營等7個方面對參賽方案進行技術初審,形成了一份意見匯總報告,供評審委員會評委參考。

在評審委員會中,有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全國建築勘察設計大師,以及冬奧組委、政府出資方和主辦單位代表、國際滑冰聯盟主席和技術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建國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

在公證處的記錄上,這場評審歷時兩天。評委們經過3輪記名投票,選出3個優勝方案作為候選。

這3個方案分別是舒立茨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A01、博普樂思設計有限公司的A04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A12。

“這3個方案各有所長,均體現比較高的設計水準。”一位專家說。

方案進入三選一環節之後,根據競賽規則,主辦單位要求三家設計單位又各自進行了優化和完善,評審專家的推薦意見,選擇了A04方案作為實施方案。

A04為何會勝出?不得不提博普勒斯設計有限公司。索契2014年冬奧會主體育場、都靈2006年冬奧會速滑館、長野1998年冬奧會速滑館和多功能體育館、倫敦2012年华信會主體育場,均出自博普勒斯之手。

索契冬奧會主體育場建築群

都靈冬奧會速滑館——帕拉維拉體育館

長野地標性建築――M波浪速滑館,是1998年長野冬奧會的主要場館之一。

為了參與北京冬奧會的場館設計,這個本來就以設計體育建築見長的公司,組成了一只跨大洲的專家設計團隊,來自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頂級設計師都參與到了方案設計中。

最終呈現在市民面前的A04號方案,以“冰絲帶”為設計理念。專家們認為,“冰絲帶”的建築立面線條流暢、造型富有動感,體現了冰上運動的速度和激情。設計團隊對全冰面設計的要求研究深入,體現出了較高的專業素養。

在評審過程中,國際滑冰聯盟主席Jan Dijkema先生對此次活動的組織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對國際競賽選取設計方案的專業做法印象深刻,“這是中國的速滑館、北京的速滑館,未來還會是一個很好的地標建築。”


設計之初就考慮賽後利用

市民共享

按計劃,國家速滑館將采取PPP的方式進行建設,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將作為政府出資方代表介入工程準備的各項前期工作。

大賽帷幕落下之後,場館如何利用?這個問題,是擺在每一個大型賽事舉辦方面前的奧數題。

北京的答案如何?近9年過去,如今的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籃球館,都已經運營得紅紅火火。

國家速滑館的賽後利用問題,從設計之初就有考慮。相關負責人表示,冬奧會後,國家速滑館將成為能夠舉辦滑冰、冰球和冰壺等國際賽事,而且也能讓大眾進行冰上活動的多功能場館。

雖然在模型上看不到,但這個項目已經在場地西南角規劃了副館,為今後的發展預留了空間。

設計中的一個難點,就是為了賽後考慮。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場館的多功能開發、後續可持續利用等需要,在保證冬奧會速滑比賽和訓練所需的內場通道和融冰設備的前提下,要求方案中考慮全冰面覆蓋設計,並實現不同製冰區域的分別控製。

“全冰面覆蓋設計應滿足賽後的多種分區域控製要求。這種設計對於場館的溫度控製和製冰專業的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雖然給設計帶來了麻煩,卻能讓冬奧會賽後的場館更好用,更親民。”他說,不久將來,一座現代化的以“冰絲帶”為設計理念的體育場館將展現在大家面前,為市民帶來冰與速度結合的激情。


-END-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华信娱乐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ICP1001667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