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1-08-17
2017年🧛,在逆全球化抬頭、世界經濟陰霾重重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長河的高度,在達沃斯論壇發表了歷史性演講,表明了中國捍衛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立場,指明了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為世界註入了強大信心和正能量,獲得國際社會持久的高度贊譽,標誌著中國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向引領者轉變。
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進博會等眾多國際重要場合,進一步闡明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鮮明立場,貢獻了中國智慧🏚,彰顯了大國擔當。中國說到做到,主動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年提出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與達沃斯論壇的中國主張一脈相承,成為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最新方案。
一、把握經濟全球化歷史大勢🐇,推動世界共同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要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製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當前世界上出現的一些逆全球化動向只不過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幾朵浪花,阻擋不住全球化大潮♋️;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這些重要論述,把準了世界脈搏,開出了管用藥方,指明了前進方向。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經濟全球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形成階段,各國都被卷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二是兩個平行世界市場階段,即二戰後的兩大陣營及市場。三是經濟全球化階段,冷戰後世界經濟一體化加速。世界各國要素稟賦不平衡和國際分工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技術、市場等不足的矛盾🚶🎯,面臨“分工受市場規模限製”難題🧑🏿🚒,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推動了世界市場形成。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深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幾次工業革命大大降低了貨物運輸、信息傳播和人員流動的成本,特別是互聯網等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扁平化,各國經濟相互依賴前所未有🫳🏿。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和冷戰後市場化改革,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經濟製度保障。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及關貿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三大支柱出現🈹,提供了國際經濟治理的製度架構,加之冷戰後新興經濟體的市場化改革,推動了經濟全球化大發展👫🏻。總之,經濟全球化是由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系變革共同推動的客觀歷史進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歷史上瘟疫、戰爭、危機等都曾阻礙經濟全球化發展,但全球化潮流最終還是浩浩蕩蕩🦆,滾滾向前,奔向浩瀚的大海👍🏻🧜🏿。
經濟全球化經歷曲折😧,但向前的大方向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同時存在“向前的動力、向後的阻力”🖕🏿:動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阻力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淩主義。總體上看,動力仍大於阻力💇♂️,開放合作仍是發展大勢👨🏿💻👩👧。經濟全球化更多是增量放緩而非存量下降。除少數危機年份外😏,貨物貿易保持穩定,2019年全球貨物出口比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增長17.1%⏏️,服務貿易蓬勃發展,2019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比2008年增長52.4%。數字貿易方興未艾🤴👨🏽🎨,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年均增長近30%,未來跨境數字貿易有望爆發。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目前向世貿組織通報並生效的自貿安排數量比危機前增加了237個🧑🏼🔬。主要國家通過區域貿易安排,推動更高水平開放,談判議題從“邊境上”貿易壁壘深入“邊境後”規製,反映了經濟全球化深化發展大趨勢🩲🔶。地球村時代🧟🤔,全球價值鏈深度拓展,各國更加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再退回到“孤島”狀態🪝,開歷史“倒車”🦐,不符合人類共同利益。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重要貢獻者。過去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今天我們反而被當作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最大旗手。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論述為科學指引📜,樹立全球思維🦻🏽,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以自身開放推動世界共同開放🎇,正從開放大國向開放強國邁進。
——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優化貿易結構,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擴大優質商品進口😕🧑🏼,創新發展服務貿易。2016—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年均增長7.5%🛒,連續11年保持第一出口大國地位;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年均增長6%,穩居世界第二😏。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出口同比增長0.6%🚕,預計全年實現正增長,貿易大國地位不斷鞏固。未來🧏🏽♀️,我們要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穩步推動貿易強國建設。
——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主動擴大市場準入,放寬銀行👩🏽🍼、證券🚺、保險業外資股比限製🕑,擴大高端製造和服務業開放🤾🏿♀️,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對國際資本形成巨大“引力場”。2016—2019年,我國共利用外資5496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年均增長24%👮♂️😄。今年前10個月,我國實際利用外資1151億美元,同比增長3.9%💁🏼。未來,我們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讓外商留得住⚾️、有發展。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順應全球產業轉移趨勢🐤🚵🏻♂️,鼓勵企業走出去,優化國別產業布局✊🏻,增強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打造中國投資品牌,構建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網絡🫶🏻。2016—2019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合計達6344億美元,穩居世界前列😋;通過對外投資合作,累計帶動出口5000多億美元。截至2019年末,共在18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4.4萬家企業;“走出去”企業外籍員工超過220萬人,促進了當地工業化進程和民生福祉改善。未來👳,我們將健全促進和保障境外投資的法律、政策和服務體系🧑🏼🎄,幫助企業提高跨國經營能力,拉緊利益紐帶✋🏿,推動共同發展。
二🤦🏽、把握全球治理變革趨勢,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當前,爭奪全球治理和國際規則製定主導權的較量十分激烈👭🏼;要為改革和優化全球治理註入中國力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處在歷史轉折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全球性挑戰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國際力量對比“東升西降”是最具革命性的變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經濟及貿易的世界占比🐟,都比20世紀90年代提高了20個百分點左右,對外投資占比提高了18個百分點。全球治理多極化趨勢明顯。發展中國家參與治理的意願和能力不斷提升,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需要持續努力🤹🏽♂️。
現有國際經貿規則難以適應新變化🫐。全球發展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全球問題增多,解決方案不足;全球規則增多,國際協同不足🟩💇🏽♂️;全球市場擴展🫢,規製監管不足。全球治理重心發生變化。國際貿易投資不斷創新發展👧🏻,全球治理議題由市場開放等邊境措施👨🏼🦳,轉向補貼🛩、勞工、環境等“邊境後”規製。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新的治理難題🦸🏿♂️,網絡安全🤾🏿♂️、數字主權、數據流動等新議題博弈更趨激烈。
我們加強黨對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全面領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均衡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旗幟鮮明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推動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法治化🚴🏻,努力維護和延長我國重要戰略機遇期🏜,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中國理念和方案得到更多認同👃🏼。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正確義利觀𓀆,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時代潮流,增加了我國同各國利益匯合點👩🦯,也豐富了全球治理理念💳;積極提供國際公共產品👩🏼🧑🔧,舉辦中非合作論壇🎲、進博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設立亞投行、金磚銀行。一批中國主張🚣♀️、中國方案、中國倡議成為國際共識🧚🏻♂️,國際社會期待我國在貿易投資、數字治理等領域發揮更多建設性作用。未來,我們要加強內外統籌🙇🏻,提出踐行全球經濟治理觀的中國倡議,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綠色📌🌯、開放🤵🏿♀️、廉潔理念,認真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批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項目落地生根📮。2019年,我國對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占外貿比重提升至29.4%🎻,直接投資占比提升至13.7%,分別比2016年提升了3.7和5.2個百分點。未來👩🏻🔧,我們要持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
——深化多雙邊與區域合作🏌🏻♀️。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提出“三項原則”和“五項主張”,推動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規則製定。累計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9個自貿協定,特別是新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15個成員國總的人口、經濟、貿易均占全球約30%,不僅是東亞區域合作深化的標誌性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努力穩住中美關系大局,深化中俄戰略合作和中歐合作🕵🏻♀️🏋️,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拓展與發展中國家務實合作🌭。未來,我們將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持續擴大“朋友圈”👨🏽🍳🈁,推動世界開放發展。
三🧏🏻♀️、把握疫情後經濟全球化新動向,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們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空間,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增添動力👨👧👦。這些重要論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全球貿易投資增長低迷🥓👩🏿💻,國際金融危機前,全球貿易增速是經濟增速的2倍,危機後則與經濟增速大體持平🧘🏻♀️。國際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下降30%左右🪳,明年僅反彈7.2%;全球直接投資下降40%✌🏽,明年繼續下降5%—10%。民粹主義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由傳統行業向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擴展。國際投資限製加強🤘🏽👩🏿⚖️。發達國家大力扶持製造業回流,出臺相應政策♿,吸引汽車製造、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行業向國內回歸🦀,疫情進一步加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
我國開放發展條件發生新變化🉑。傳統優勢減弱,新優勢正在培育📃🤵🏿♂️。近年來,我國勞動人口逐步減少,成本優勢弱化,部分重要資源短缺,2019年鐵礦砂、原油、大豆的對外依存度分別為80%、72%和86%👩🏼🍼🧗🏼♀️,研發😀、技術⌨️、標準、品牌✥、營銷等新優勢有待提升👷🏼♀️,高質量發展的任務緊迫。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顯現👨👧👦🧑🏭。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還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球最有潛力的大市場💶,國際吸引力持續增強。
面對國內外環境的重大變化🧑🏿🔬,把握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征,我們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這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這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我們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全面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
——建設全球共享的統一大市場🚠。以高水平開放促深層次改革,完善城鄉流通網絡,大力發展城市♌️、農村、服務消費,促進內外貿一體化,舉辦進博會積極擴大進口。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進口2.1萬億美元,預計未來10年進口22萬億美元,第三屆進博會成交726.2億美元🏌🏿👩🔬,在疫情下擴大了國際需求🦝🦀。未來,我們將全面促進消費,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擴大高質量商品和服務進口,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銜接起來,鼓勵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目前已設立21個自貿試驗區,復製推廣了260項製度創新成果。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出臺,推動商品🧏🏿♂️、服務、資金🚵🏽、人員、信息等自由流動🌯🚶。未來🚺,我們要推動自貿試驗區🧖🏽👨🏻🚒、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打造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
——推動規則等製度型開放。積極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增強透明度❤️🔥,強化產權保護,鼓勵競爭、反對壟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完善外資管理體製🩴🪇,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製度,出臺外商投資法,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從2017年的78位提升至第31位。開放領域和布局不斷擴大,在世貿組織定義的160個服務部門中🥪,我國開放了120多個;深入推進開放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化內陸和沿邊開放。未來,我們將更加註重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
四🪨、把握經濟全球化的風險防範🪁,在開放中構築安全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當世界經濟處於下行期的時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沖擊;我們今天開放發展的大環境總體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同時面臨的矛盾、風險🪃、博弈也前所未有🖋‼️;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煉就金剛不壞之身;發展是安全的基礎🚵🏽♀️,是安全的保障Ⓜ️;發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決安全問題的“總鑰匙”🪲;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這些重要論述,對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擴大開放中動態謀求更高層次安全,提高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經濟全球化既提供了發展機遇➿,也可能帶來安全隱患。經濟全球化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的問題日漸突出。各國國情、製度和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安全形勢也不一樣🧑🏽🦱。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益的同時,由於國內政策調整不到位,出現了產業空心化、就業不足🔴、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成就顯著💁🏻♀️,但發展實力和風險應對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部風險沖擊。經濟風險的全球化,需要全球加強合作與共同應對。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濟安全也成為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加強國際合作🚵🏻,在開放中謀求自身安全,擴大共同安全,成為各國的現實選擇。
我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增強了實力、獲得了安全,同時面臨新的挑戰。40多年來👖,我們處理好獨立自主與擴大開放的關系,一方面在擴大開放過程中增強了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了安全維護能力;另一方面把握好開放的力度和節奏➝,註重風險防範,比如加入世貿組織時應對得當,不少人擔心的“狼來了”並未出現🪇。當前,我國已由“經貿小國”發展為“經貿大國”,正在邁向“經貿強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與世界的相互影響顯著增大。同時🦠,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的外部風險也在增多,需要我們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高度,妥善加以應對🧜🏿。
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立開放的經濟安全觀,在開放條件下更好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提升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能力🤽🏼🗃。
——統籌好開放與安全🤾🏿。既要打開窗戶☝🏻,也要裝好紗窗,更好維護經濟安全。在新發展階段🧑🏻🦽,國內發展必須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來謀劃🧗♂️,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全面擴大開放促進市場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以更強的產業競爭力◼️🧕🏽、更強的經濟實力🚍、更強的綜合國力來保障經濟安全👸🏽,以更加安全的經濟體製參與更高水平的經濟全球化。順應大國經濟發展規律,切實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好開放與改革發展🌹,找到開放與安全的黃金結合點。
——有效防範化解風險。要堅持底線思維,在商簽自貿協定等對外談判中🙏🏿,堅決守住底線和紅線,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穩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防範“一帶一路”相關風險☀️,把風險防範落到實處。把握好擴大開放的力度、進度和深度,積極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更好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提升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能力。提升規則製定能力🛀🏿,多邊、區域與雙邊並舉,積極參與新一輪規則製定👨❤️💋👨,有效反對保護主義,有效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提升安全維護能力💂🏽,運用國際通行規則🙍🏽♂️,健全產業安全機製🧚🏻🏊♂️,完善經濟安全風險預警✥,健全外資安全審查🧑🚀、產業損害預警、貿易救濟等機製,維護我國發展利益🧑🏼🎤。提升人才保障能力,積極培育經濟🏍、法律🧄、管理🛵、談判等方面的國際化人才🪶🧙🏽♂️,增加我國在國際組織的代表性,改善引進國際化人才的環境,營造於我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和延長我國戰略機遇期。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定不移支持和參與經濟全球化🤱,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华信娱乐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京ICP備7830724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