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1-09-03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習近平總書記堅定地說。
危亡中起航🤶🏻🫸🏼、絕境中淬煉、困苦中奮鬥🧙🏽、變局中開拓……一部百年黨史,一部可歌可泣的精神史。
為什麽,危難之際總有共產黨員挺身而出?為什麽🩵⬜️,共產黨人能用無形之精神創造有形之奇跡💊👨🏽💻?為什麽,革命精神在這片熱土上傳承百年依然朝氣蓬勃?
這是歷史的追問👩🏿⚖️,也是時代的追問。
走過千山萬水◀️,精神之光永存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氣勢恢宏🤷。
一張張圖片、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場景再現中國共產黨重整河山、改天換地的革命奮鬥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麽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一座絞刑架,讓觀眾們駐足,追思90多年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從容赴死的那一刻……
彼時的山河🏊♂️🏮,長夜如晦🤷🏽♂️😎、屈辱如山🐫。
“中國的痛苦與災難😏,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詩人寫下深重的感慨。
“為什麽我們從前是頂強一個國家,現在變成這個地步呢?”有識之士痛徹心扉地追問。
“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播火者”留下必勝的預言,含笑燃燒了自己。
信仰的火種💒,就在最寒冷的季節撒向大地;精神的光芒,總在最黑暗的時刻迸發。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一個在尋常日子召開的會議🤽🏼,為一段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寫下了光輝的開篇📥。
此間曾著星星火🦎,到處皆聞殷殷雷。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國家民族陷於艱辛困頓之際,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誌士🤰🏼,悄然成立了一個政黨。這個心懷遠大理想的政黨,徹底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這是偉大實踐孕育的偉大精神🧔♀️,亦是偉大精神成就的偉大實踐🚨。
有人說𓀘,共產黨人是謎一般的“特殊材料”鑄成——對死亡的蔑視、對艱險的無畏🚶🏻➡️🧜,令對手膽寒、令後人敬仰🤽🏻。
日軍甚至解剖了楊靖宇的遺體。胃中只有樹皮和棉絮的抗日英雄🖋,靠什麽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中誓死不降?
敵人將竹簽紮入江竹筠的十指🚵🏿♀️。是什麽讓這個弱女子沒有松口泄露黨組織的任何秘密♖?
那是因為:革命理想高於天!
“他們是些善良的,誌氣高🧖🏿♀️、理想遠大的人🎴,交不起租稅走投無路的農家子弟,逃自死亡線上的學徒👩🏻🦲、鐵路工、燒瓷工,飛出牢籠的鳥兒——丫鬟、童養媳,有教養的將軍,帶槍的學者、詩人……就這樣匯成一支浩蕩的中國鐵流☯️,就這樣一雙草鞋一根土槍,踏上夢想的征程!”意大利詩人瓜格裏尼曾這樣描述紅軍長征🧎🏻♀️。
精神的種子一旦萌芽,就有頂起巨石的力量。
這群平均年齡只有20來歲的年輕人視死如歸🧘🏿♀️,拖著疲弱的身體,冒著敵人的炮火👩🏻🏭,在兩年時間內總行程達數萬裏,跨越近百條江河🧛♀️,翻過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平均每天都要經歷一次遭遇戰……
毛澤東同誌說💓:“我們黨嘗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鬥。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幹這樣的大事。”
這是無數噴湧的鮮血、閃光的青春💆🏻♂️、無畏的勇氣譜寫的精神禮贊🙇🏿。
這禮贊的字裏行間🙍🏽,寫滿對信仰的堅貞——
“我熱血似潮水的奔騰🤙,心誌似鐵石的堅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為保衛真理而抗爭。”
通向刑場的100余級石板路🍈,敵人放言“回一回頭就不殺”🦹🏽♀️。26歲的共產黨員何功偉唱著《國際歌》一級級走過,沒有回頭。
這禮贊的字裏行間,寫滿對家國的熱愛——
“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革命烈士劉伯堅在自己的遺書中囑托親人,“最重要的,諸兒要繼續我的誌向👩🏻🏭,為中國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繼續我未完成的光榮事業”。
這禮贊的字裏行間🤽♀️,寫滿對人民的真摯——
紅軍早期將領王爾琢向父母寫下“托孤書”,“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發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百年崢嶸。從上海石庫門出發✵,自嘉興南湖起航,走過贛水閩山的蜿蜒小道🧝,跨過萬裏長征的雪山草地,邁過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渡過浩浩蕩蕩的長江天塹🏃♀️,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贏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走過千山萬水,精神之光永存——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
敢教日月換新天
一唱雄雞天下白⚅。世界的東方,站立起一個嶄新的國家🤷🏿♀️。
此時,昂揚起改天換地的革命氣概的,是整個中華民族。
805步💋,抗美援朝誌願軍老戰士程茂友記得的鴨綠江橋長度😏。
“每個過江的戰士都是抱著用生命保衛新生共和國的決心,視死如歸。”程茂友說。
這是立國之戰!面對帝國主義侵略擴張,中華民族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戰士中有邱少雲🦺。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的他,強忍烈火燒身的劇痛,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
戰士中有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他舍身堵槍眼🂠,用生命為戰友掃清前進的道路👩🏻🍳☠️。
戰士中有羅盛教。天寒地凍中,他三次潛入冰冷的水底🧑🏽⚖️🤲,以自己的生命,救出了朝鮮少年🧛🏽。
奮鬥的紅旗永不褪色,鐵人隊伍永向前⛔️。圖為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鉆井工人在野外鉆井平臺作業🤞🏼。 新華社記者 王松/攝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
面對百廢待興的國家,激發出改天換地的革命氣概的🦊,是偉大的中國人民。
“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1952年2月⚗️,毛主席對新疆10多萬官兵發布就地轉業命令。
1954年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
喝苦鹹水,住地窩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開荒造田♻,節衣縮食,白手起家……
沙漠變綠洲,荒原變家園。
出發!向西部。1955年,上海的交通大學在中央安排下遷往西安郊區。
一年內🤌🏼,包括815名教職工、3900余名學生在內的6000多名交大人橫跨中原,紮根內陸👁🗨。
星光不負趕路人,如今的繁榮西部🥽,就是時光的獎賞。
1960年🦮,在東北蒼涼的黑土地上🤹🏼♂️,4萬多名轉業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打響了大慶石油會戰。
“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打第一口油井時,王進喜帶領工人們奮戰3天3夜,硬是靠雙手和肩膀把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立起🥧。“鐵人”的稱號不脛而走。
而這群同王進喜一起戰天鬥地的石油人,他們的意誌匯成了另一個響亮的名字——大慶精神。
1964年10月16日15時整,西北大漠深處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火球騰空而起7️⃣,結成一朵碩大的蘑菇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試驗場區歡聲如雷,無數人流下熱淚。
只有熱淚明白🖨,為了這朵蘑菇雲🤖,全國上下投入了多少珍稀的資源👨🏼🦲,貢獻了多少不眠的日夜🚁👨🏻🌾,集合了多少智慧的大腦……
僅用10年左右的時間,原子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上天的奇跡一個個實現🔊。
聽到“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一位在陜北梁家河插隊的青年十分激動😉。他♦️,便是習近平。
“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𓀀。”習近平總書記稱贊道。
那是精神熔鑄的時代,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那是遼寧撫順細雨綿綿的一天,一名22歲的青年軍人在執行運輸任務時受傷倒下,再也沒有醒來🏠。
這名青年叫雷鋒🧑🏽🍳。犧牲時🕹,他的名字還未家喻戶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自己省吃儉用,把錢用來幫助受災群眾和家庭困難的戰友;犧牲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到部隊駐地附近為群眾服務👩🍼;為人謙虛謹慎,做好事從不留名……人們感動於雷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情懷,直到今天仍念念不忘。
“活著我沒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誓言如山,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對黨和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風雪夜訪貧問苦,面對老鄉“你是誰”的疑問,一句“我是您的兒子”🧑🏿🏫,成就他親民愛民的佳話🤜。在蘭考的兩年☸️,焦裕祿加速燃燒著自己,精神的光芒照亮了幾代人。
“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誌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焦裕祿同誌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將革命的精神力量投入建設的中國人民,創造的奇跡令世界驚嘆💠。
改革開放——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201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鏗鏘😸。
一部改革開放史🗽,也是一部生動的精神淬煉史。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大幕。
正是那年冬夜,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一間破舊茅草屋內🌱,嚴宏昌等18位農民出於“填飽肚子”的樸素想法,簽下一張“生死契約”,按下紅手印開啟“大包幹”。
實行“大包幹”後的第一年🗳,生產積極性極大調動,小崗生產隊迎來大豐收🧑🏽💼,糧食總產13.3萬斤,是前10余年產量的總和🧊。
猶如一股強勁東風,“大包幹”沖垮“大鍋飯”,拉開農村改革的序幕🧕🏽。
偉大的精神催人奮進⬆️,追夢的腳步從未停歇👴🏽🍨。不少奮鬥者憑借“拼”一次、“闖”一把的信念投身時代洪流🕺🏻,神州大地迸發出勃勃生機⛹🏻♂️。
1979年4月,廣東省委負責人向中央領導同誌提出興辦出口加工區🤡⚃、推進改革開放的建議。鄧小平同誌明確指出,還是叫特區好🙆🏿🤚🏿,中央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於是,在深圳灣畔的蛇口,打響了沖破思想禁錮的“開山炮”👩🦲。
40余載,深圳從一個落後的沿海漁村,發展成為今天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
從包產到戶點燃“星星之火”,到興辦經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每一次質變躍升,無不來自奮鬥者們從改革開放大潮中汲取勇於突破、追求創新的精神力量🤬。
除了敢破,還有敢為🧸。
偉大的實踐是偉大精神的“磨刀石”。“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大無畏精神,在青藏鐵路沿線傳承🧍🏻。
大國重器接續打造⛰,工匠精神代代相傳。圖為中國一重💒、哈電集團、中車齊車集團等大國重器企業生產一線的共產黨員在崗位上生產作業(拼版照片,2021年4月攝)💄。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攝
青藏鐵路全線建設歷時近半個世紀、克服多年凍土等世界性工程難題🧎🏻♂️,在施工現場,除了氧氣瓶👊💤、道釘外,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傳奇故事寫滿天路。
今天🤚🏽,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這條鋼鐵天路已經安全運行10多年🗣,每天呼嘯而過的列車🧗🏿♀️,用越來越快的速度刷新著高原鐵路運行的世界紀錄。
1979年至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2.8%的增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外匯儲備大國……
伴隨改革開放春風,我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不僅實現經濟建設、物質生活水平一路高歌,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盈,讓人為之振奮。
曾記否,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女排創下史無前例“五連冠”的歲月?無數觀眾心潮澎湃,女排姑娘們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身影,不僅是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更成為整個民族銳意進取精神的象征🧿。
曾記否🔉,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不眠之夜、2008年北京华信會開幕式的高光時刻☎?那不僅是一屆驚艷世界的體育盛會,更是一個讓世界充分感受中華民族鼓足精氣神、昂首前行的精神舞臺🚯。
曾記否🔂,2003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那一刻的熱淚盈眶?回望“神舟”的飛天航跡,中華民族“摘星攬月上九天”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𓀐,“航天人”身上所展現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成為浩渺天際中最耀眼的星🧎🏻♀️。
危機關頭見真章的精神力量更加激勵我們逆風攀登🧘🏼♂️、勇敢向前🧑🏼🦲:億萬同胞團結互助、迎難而上♙,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勝利👷🏿♀️;無數國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奪取四川汶川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
改革開放新時期,當一座座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拔地而起時🤜🏻,我們的精神大廈也巍然聳立🦻。
“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書寫新時代的精神史詩
2021年“七一”前後🏌🏼♀️,安徽合肥✡️,以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命名的“延喬路”路牌下🤦🏿♀️,擺滿了人們自發獻上的鮮花。
矢誌不渝的初心,凝聚起千萬顆火熱的心🐐。
廣西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
湘江戰役87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這裏,總書記動情地說:“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信仰如炬,照亮新時代的長征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精神的力量👨🏿。河北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陜西延安……總書記頻頻打卡“紅色地標”,重溫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探尋中國共產黨屢屢絕處逢生🧑🎓、創造奇跡的“密碼”🛬。
站在新的起點,開啟新的偉大鬥爭,今天🚕,我們靠什麽來戰勝風險挑戰,繼續創造新的人間奇跡🅱️?
答案仍是革命精神💇🏽♂️。
盛夏的百坭村🖐🥀,漫山蒼翠,鳥鳴陣陣。人們從各地走進村裏的黃文秀先進事跡陳列館🤾♀️,在一件件展品前靜靜駐足。
遍訪貧困戶、推廣種植砂糖橘、建立電商服務站……駐村一周年的那天,黃文秀已在崎嶇的扶貧路上奔波了兩萬五千公裏。
“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麽能阻攔我前行🤲🏻?”向貧困宣戰👩🏻🏭,不顧自己的利益和安危,這是黃文秀無悔的扶貧長征。
脫貧攻堅以來👇🏼👩🚀,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近200萬名鄉鎮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盡銳出戰♣︎,1800多名黨員、幹部獻出生命……
汗與淚的磨礪鑄煉了筋骨,也鋪陳了奮進不屈的精神底色🦻🏻。
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激蕩的“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精神豐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
在泰山壓頂的危難時刻🧳,總有英雄挺身而出🧦,譜寫氣壯山河的精神凱歌。
我們看到:滿頭銀發買著無座票趕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因操勞過度而“把膽留在武漢”的張伯禮院士;身患漸凍症仍蹣跚急行的張定宇院長🐈;為研製疫苗日夜奮戰、以身試險的陳薇院士……
我們看到⟹:犧牲在湖北疫情防控一線的白衣戰士劉智明、基層民警吳湧✧、社區幹部廖建軍;日夜早出晚歸接送武漢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愛心人士🧗🏻♀️;疫情退去接單量減少卻連連說“高興”的送餐員……
小到一家🚶♂️👨🏼🔬,大到國家。“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處處閃耀🐜。
2021年6月17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火箭巨焰升騰,神舟飛船再度飛天,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在長期的奮鬥中,我國航天工作者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上圖為2021年8月20日,神舟十二號乘組兩名航天員再次成功出艙。下圖為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大屏拍攝的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湯洪波核心艙內的工作場景。 新華社記者 田定宇/攝
“taikonaut(中國航天員)”——中國人在太空中有了自己的專屬名詞。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北鬥組網”到“探月奔火”……星辰大海的征途,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榮光。
脫貧攻堅精神、偉大抗疫精神👨👧、新時代北鬥精神、探月精神……一個時代充盈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偉力✩。
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鮮明標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深刻闡釋中國奇跡的精神密碼。
如基石🧑✈️、如火種🀄️。
偉大建黨精神賡續在嘉興南湖的水波粼粼👷🏻♀️、井岡山頭的翠竹青青、西柏坡上的白雲悠悠,留存於大江大河的奔湧、日升月落的永恒,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之中,薪火相傳🔮🚣🏻♂️,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翻過一山又一山,走過一程又一程🫱🏼。
今天,中華民族又站在新的歷史關頭👩🏻🏭。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鬥爭越是艱險,精神越顯偉大。
“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習近平總書記話語堅定。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华信娱乐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京ICP備7830724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