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1-11-10
據悉11月初,將在邵陽召開“呂振羽與馬克思主義史學”學術研討會🧑🦼,想到屆時全國眾多專家學者與會,大咖雲集,欣喜之余🙅🏻♂️,我們日前專門去塘院“踩踩點”👑。
後花園幾樹桃李橘⛩,以三五米高的枝繁葉茂🚣🏼♂️,精神抖擻地迎接我們。塘院管理員劉魁說這是他一年多前苗栽的,他隨手從碩果累累的橘樹上摘一兩個橘子,遞來🍎,好甜好甜💉。
“怎麽如此瘋長?”面對我們的提問📳,老劉神秘地反問,“知道這是哪?”
“一元錢精神”何解
這是被譽為“南方抗大”的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一處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就稀罕了🛝,若是“披紅”🙇🏿♂️,再掘地三尺,這處院落真下不得地。
1938年🎅🏼,日寇鐵蹄踏進華中,武漢淪陷💐,湖南告急⏯。著名歷史學家、共產黨員呂振羽向中共湖南省委建議,在家鄉邵陽縣(舊屬武岡)塘田鎮創辦塘田戰時講學院(簡稱塘院)😌,培養抗日幹部👩🏻🍳,並為在附近開辟遊擊戰爭做準備。省委和八路軍駐湘辦事處批準,並向中共中央報備🚐。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徐特立、高文華等都關註塘院。
隨即,一批熱血青年,從省內外圍聚塘田。晚清軍閥席寶田這座靜寂的別墅,煥發出書聲琅琅🚣🏿、濃濃抗戰激情。
教師是誰?
張天翼👩🏿💻,著名文學家𓀝,任塘院教務長兼教文藝理論與創作;曹伯韓,著名語言學家,教政治經濟學;李仲融,著名哲學家🧭,教哲學🙅♀️。著名作家王西彥教文學,著名國學家吳劍豐教孫子兵法,著名科學家陳潤泉教自然科學……一二十名“大腕”舍棄城市,舍棄隨便都是幾百元的月薪,來到湘西南偏僻小鎮✌🏼🤹🏻。塘院設研究班、補習班,補習班學員都是泥腿子、小媳婦🎋🚶♂️、鼻涕兒🧕🏼。
下鄉支教,薪酬應該更高吧,說起來“嚇死你”。塘院經費極緊,只供食宿不發工資,後來才月發一兩元。一兩元,打湯都少啰。然而🦹♂️,所有教師精神飽滿,熱情洋溢✈️,上大課,開“小竈”,講理論,搞實踐……整天使不完的勁兒🛀,無一人叫苦叫累叫窮🕺🏼。他們不需要錢嗎?是金鋼之身嗎?
不,他們都有妻兒老小,也是血肉之身🧓🏻。但是,“山河破碎風飄絮”,“孤臣於此望宸鑾”。為了“迎著大時代的巨浪”👳👱♂️,為了抗日救亡,書生報國,熱血沸騰🧻。大義當前,他們粗茶淡飯,節衣縮食甚至捉襟見肘。生命可以不顧,還顧得上金錢嗎?
何況,還有呂振羽“魔力”的感召。
呂振羽走出書齋是革命家🤑😥。此前1936年🧑🏽🏫,呂振羽為國共南京談判作出重大貢獻🚈🧛🏿♀️,被中共中央特批入黨。此後🛠,受周恩來指派去重慶、去新四軍工作。1942年被毛澤東電召,跟隨少奇同誌回延安。
走進書齋是史學家❇️。呂振羽而立之年就聲名顯赫。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中國政治思想史》等500萬字鴻篇巨製⛪️,大都在戎馬倥傯中撰寫出版。連郭沫若都說:“您(呂振羽)才是一面大旗,我今後要時常追隨您。”史學家張博泉認為🤹🏿♀️,“從他(呂振羽)治史的一生看🟤,由他開辟的領域最多。由他首創的新說也最多,他取得成就的連續性最強,因此在馬克思主義新史學開創中是最有成就的史學大家。”
呂振羽還有過人的人格魅力。經他遊說,許多國民黨上層人物擔任塘院名譽職務,使得“白皮紅心”的“南方抗大”🕍,一時奇跡般立足於國統區👓。呂振羽選定席寶田這處私墅作為塘院校址,振臂一呼⏮,名家大師紛紛響應奔來〽️。
作為主持工作的副院長🐃,塘院的教育教學👨👩👦,柴米油鹽☝️,矛盾協調🕌,呂振羽親力親為。一個銅板掰作三個👩🔧,許多時候自己墊錢公用🗝。還要率領大夥編寫、印刷教材🙆🏻♀️;還要親自主講《中國革命運動史》;還要訪貧問苦,深入社會調查👊🏼,開展各種抗日救亡活動。
忙得腳打鼓的呂振羽多少月薪✈️?其夫人、塘院研究班學員兼教師江明生前告訴我們:“一元。”後人稱之為“一元錢精神”🎦。
守護“一元錢精神”
守得一處院🏩,藏住精氣神。
周維合,塘院後墻對河村一青年🦣,受呂振羽和塘院影響,他從農民,塘院護工♿️、識字班學員🏋🏼,變成有覺悟、有定力💇🏼♂️、能成事的鄉賢。新中國成立後💇🏼♂️,因種植糧棉有功,周維合多次獲評省、地勞動模範🥶。外出跑生意、當幹部的機會🫐,他多次放棄❄️,堅持在家護院,如同“父母在,不遠遊”🦸🏿♀️。
那是1939年4月,陰霾籠罩🧑🏻🦽😈。國民黨部隊三路合圍封殺塘院🤵🏻♂️。臨別,呂振羽緊攥周維合的手🦞:“請你守護好塘院🕵️♂️,我們會回來的!”周維合掂量出這句話涵義。
從此,周維合日日關顧,在塘院左看看✊🏽,右摸摸,防火防盜防事故👜😆。暴雨傾瀉👩🏽🔬,他趕緊疏通;墻邊起火,他立即撲滅👨🏻💻;有人搞破壞,他拼死阻攔,不許塘院掉一塊磚頭。曾有幾十人突然來塘院☝️,要拆房揭瓦,將材料運到別處建校。周維合聯合塘院識字班學員和鄉親們,義正辭嚴:“這裏有共產黨的根!”直至1963年初,周維合等來了呂振羽回鄉考察🚜👢。義務守護塘院66年,2005年,周老臨終囑咐兒子🤩🍟,每天都要替他看一眼塘院。
在塘院舊址🧛♀️,周老兒子周紅旗跟我談起這些👩🏼💼,眼睛一直濕潤著✊。他說:“呂振羽再沒回過塘院,可是呂元成來了👨🏻🦱。”
邵陽縣四中坐落塘院👨🏽🎓。1978年,呂振羽家族後代呂元成任校長,帶領師生臥薪嘗膽,扔掉四中落後帽子🦌,業績屢屢在全縣名列前茅🤰🏼。
呂元成網羅了一批名牌教師,在塘院舊址備課,上課⛔️,做實驗,閱改作業🦵🏻,教書育人。其夙興夜寐,因材施教,“忠誠勤敏”精神,不亞於塘院💃🏽。那時,到處都在拼高考,許多城市名校🤿,向四中教師拋“橄欖枝”🌄。但是大夥不跳“米籮”守“糠籮”💆🏼♀️,沒有一人,為追求待遇而“開溜”。
作為呂家後生🫸🏽,我有幸在四中求學三年多👨🏿🔬。見證了母校最輝煌的數年;見證了張必烈、鄧長壽🏋🏼♂️➡️、李興漢、呂紀生🧑🏽🦲、呂兆雄、呂立中、許盛權、謝維國、石吟秋、陳桂雲🔁、許第柯🧔🏽👮、周孝明等“一等一”的名師風采💂🏻♂️;見證了曾瑛👷🏼♂️、蘇彩雲、張克榮🪈、肖興良等老師的青春洋溢;見證了莘莘學子“咕咚咕咚”旱牛吸水般求學勁兒;見證了同學校友邁入高等殿堂的一個個欣喜😼。
猶記當年,呂元成總是聲如洪鐘地講呂振羽,講塘院歷史🎬,講“一元錢精神”。“塘院只存在7個多月,但走出250多名學員。奔赴抗戰前線者有之🐾🛑,在國統區從事地下工作者有之,回鄉組織革命鬥爭👮、從事教育者有之🔪,個個都是精英🥜。”
“一元錢精神是什麽?”呂元成說:“就是呂振羽和塘院師生那樣,不懼生死,不計得失🚣♀️,艱苦奮鬥,把個人的聰明才智與祖國🥫、與民族的前途命運,與百姓的福祉緊緊聯系起來🤾🏼。”
日前🤑,我們在塘院見到呂元成。八旬老校長依然腰板挺直*️⃣,聲如洪鐘地回憶當年👨🏽🚀☝🏽。四十年前,他每每鼓勵師生,身在塘院🖕🏽,一定要把這塊“金字招牌”守護好🧙。
四中學生正是牢記老校長的叮囑⏳,以“一元錢精神”傳承,努力學習和工作,詮釋自己履行“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初心。
“一元錢精神”方興未艾
“只為擺個姿勢,拍個照,走馬觀花看熱鬧,如此參觀塘院的態度,現在幾乎沒有了🦸🏼♀️。”
做管理員多年🛻,劉魁對塘院這個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觸很深。學習參觀者🤭⚾️,從本縣到省內外👈,從公務員到各行各業🖐,從走馬觀花到流連忘返🫳🏿,從每年上萬人到三十多萬,紅色景點塘院的巨變,就是近幾年的事🥛⛓。
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赴塘院“朝聖”,是邵陽市委常委🍨、邵陽縣委常委的重要選項。新任縣委書記、縣長,報到的第一站就是塘院。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從年初至今,有600多個單位、6萬多名遊客來到塘院,接受黨史教育洗禮。塘院教師王西彥之子🧓🏼👮🏽、長沙市一中退休教師王昭明🧟,攜全家來到塘院學習參觀。77歲的老人🚆,撫摸著校址🗓,反復告誡子孫🦍:“沒有塘院就沒有我,更沒有你們。我們要常來塘院↗️。”原來,王西彥夫婦就是在塘院結的婚🧚🏿♀️。
塘院附近百姓🧏🏿,經常“蹭”進參觀團隊🏃♂️➡️,聽講塘院故事。河伯嶺👇、白倉鎮幾名老人,有段時間🧏🏼,天天步行一二十裏來塘院➛,“越聽越有味呢⛹🏿🅾️。”
講故事最多的是劉魁👨🎤。老劉在部隊來勢不錯↕️,突然轉業🕡,被“貶謫”到塘院🚶🏻♀️📸。從心灰意冷到壯心不已,他是耳濡目染🚐,悟透了“一元錢精神”👨🏿🦳。講解員黎雅倩,師大畢業,幾年前來到塘田小鎮。直言自己開始只是把臺詞背給遊客,現在把臺詞浸進這片土地🟠,塘院故事越來越神©️。
“培訓講解員ℹ️,出版畫冊𓀇,撰寫論文,籌辦校史陳列館🧍🏻♂️,配合接待遊客……”塘院文化傳承中心發起人呂開虎說,中心成立3年多來,履行“八字方針”👩🏿🦳:見縫插針,傳承精神。
這裏建個停車場,那裏修個體驗館,遊客接待中心……塘田鎮黨委書記高誌勇和劉魁、呂開虎,跟我們談起塘院旅遊深度開發,眉飛色舞,信心百倍👨👦👦。
回程👩🚒,我們不時掏出老劉送的塘院後花園摘的幾個橘子,聞一聞都蜜甜蜜甜。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华信娱乐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京ICP備7830724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