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华信娱乐2022-08-16
電影記錄不凡,體育見證奇跡。今年,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並於8月15日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主題論壇。論壇邀請了知名紀錄片、劇情片導演,體育廠牌代表,體育基金會理事,國家隊運動員等多領域嘉賓圍繞“體育紀錄片為何越來越火”這一議題進行交流探討。
出席論壇的嘉賓有導演、製作人、剪輯師範立欣,導演、編劇趙天宇,導演、編劇盛誌民,鐺蛙體育創始人、資深體育紀錄片製作人、原樂視體育節目部總監、前黑馬體育創始人兼總經理蔡秋德,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理事葉大偉,中國冰球運動員英如鏑。論壇由HiShorts! 廈門短片周創始人、總策劃王小曼主持。
本次觀影論壇從電影本身出發,論壇現場嘉賓們觀看了包括《讓世界看見我》《沖撞》《阿拉申花》《築夢者姚明2:光芒》《如果武漢是支球隊》在內的5部體育題材影片。
映後對談環節,各位嘉賓紛紛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體育題材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最打動人的故事,並就“體育題材電影為什麽越來越火”這一議題展開深層次討論。
在對話中,幾位導演首先對“為何會選擇體育題材”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的紀錄電影導演、製片人範立欣以自己的作品《讓世界看見我》為例,講述了拍攝體育題材電影背後的故事,他認為電影“最終都是講人的故事”,這個題材會和觀眾產生一定的共鳴,而中國體育電影市場恰恰缺少這種帶有冒險精神的戶外探險電影或紀錄片。導演、編劇盛誌民認為體育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真實性,將體育運動真實的魅力呈現在大銀幕上,既要讓業內人士看到其中的專業性,也要讓觀眾在鏡頭當中感受到力量。中國冰球運動員英如鏑則從“情緒”闡述,他認為電影能夠給人帶來情緒,而運動本身自帶情緒,體育題材的電影能夠將這種情緒捕捉下來傳遞給觀眾,二者相通相融,使得體育電影呈現出更好的表達。
紀錄電影導演、製片人範立欣
導演、編劇盛誌民
中國冰球運動員英如鏑
談到體育電影進入主流電影市場的話題時,各位嘉賓從受眾、消費方式、體育文化的塑造、體育的公益性等幾方面進行了分析。
範立欣認為目前國內難以將粉絲文化和體育相關起來,國內的體育受眾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增長態勢和真正的社區文化、球迷文化的反哺,想要通過體育產業的火爆,帶動體育電影市場發展的進程,需要一些新的嘗試,例如通過打包的影展跟院線合作等各種形式來擴大市場,提升整個賽道的價值,加強體育精神在電影中的表達,推動中國體育電影走向世界,提升中國體育電影的全球影響力。盛誌民也談到了受眾對體育電影進入主流市場的影響,在體育題材電影進入主流市場的模式探索中,他強調首先要提升受眾對體育文化市場的需求,將受眾帶入到體育文化消費領域,再進一步推動體育題材電影與主流市場的結合。鐺蛙體育創始人、資深體育紀錄片製作人、原樂視體育節目部總監、前黑馬體育創始人兼總經理蔡秋德表示,體育電影想要真正進入電影市場,就要註重對體育文化的塑造,國內對於職業體育的影像留存十分稀缺,這需要賽事方、IP方要多方聯動起來做內容,形成自己有效的市場,才能解決真正的市場困境。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理事葉大偉則以《築夢者姚明2:光芒》為例,闡述了體育的公益性對體育產業的影響,大眾已經形成享受免費產品的消費習慣,國內體育文化周邊產品其實還處於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想要推動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是需要政府進行主導和引導並且用政府的力量推動產業發展。
鐺蛙體育創始人、資深體育紀錄片製作人、原樂視體育節目部總監、前黑馬體育創始人兼總經理蔡秋德
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理事葉大偉
2022年,北京成為了歷史上首座“雙奧之城”,這不僅再次喚起人們對於體育運動的熱情,也重燃起電影人傳播中國體育文化、助力體育強國夢的熱情。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激情熱血通過屏幕與現實接軌,給觀眾傳遞向上的能量,燃起人們不屈的鬥誌,這樣的題材擁有著極其豐富的故事性和精神內核值得探索。隨著競技體育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體育題材為核心的電影也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8月13日-8月19日,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與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攜手開展體育電影展映、體育電影主題論壇、體育電影周回顧展等多項活動,傳播體育故事,傳承體育精神,同時設立“體育電影項目扶持基金”,助力中國體育電影架好體育與思想的橋梁,在光影世界中綻放體育魅力,中國體育電影也將帶著獨有的文化精神走向世界。提振信心,保持期待,奇跡就在下一秒!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华信娱乐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京ICP備10016671號-1